傳承民族文化
在廣告中對中國“傳統"元素的運用,是改革開放初期廣告創意的一個亮點。例如,1980 年中國土畜產進出口公司發布了中國烏龍茶、茉莉花茶等平面媒體廣告,這些平面廣告的廣告畫面運用了非常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竹簾和盆景藝術作背景,下方配以產品的簡介,整個畫面優美。流暢。但是,廣告中還是缺少廣告表現的核心要素一-廣 告語,這也體現了雖然當時的中國廣告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但已經開始注意以中國元素提高產品的審美價值,呈現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
例如,1991 年的“南方黑藝麻糊一懷舊篇” 電視廣告。該廣告獲得了1992年“全國第三屆廣告作品展"一等獎。該廣告運用感性訴求的手法,以時光倒流的形式回到清朝末年的江南小鎮,突出傳統文化的魅力。

傳播現代理念
20世紀80年代初最為成功。影響******的廣告活動是上海“露美”廣告。當時,中國人對化妝品消費需求很低,國內的化妝品整體檔次也比較低。1980年,上海日用化學工業公司接到了上級部門下達的新產品試制任務。而上海市日用化學工業公司經過市場分析后,認識到:改革開放后國內化妝品的數量在不斷增長,但總體水平不高、質量低下,隨著當時人們對保養容顏,美化生活的需求日越強烈,化妝品生產和發展有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契機。因此,為了確定新穎化妝品的發展方向,上海輕工業 局日化工業公可技術科的邵隆圖與同事們開始對國內外市場上的化妝品進行艱苦的調研和分析,在對新產品進行了成千上萬次的試制和開發后,經過上海輕工業局66個單位的通力協作,全套17件精美的露美產品誕生了,這在剛剛掙脫了“左”傾枷鎖的中國,是石破天荒的第一-次。這次廣告策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據悉,1985年, 露美化妝品生產比1984年增長26%左右。日本NHK電視臺、美國PES電視臺、瑞士國家電視臺、法國、荷蘭、聯邦德國等-些國家和港澳地區的報刊、電視曾紛紛報道:“中國上海的露關化妝品種類繁多,美容廳門庭若市。”紛紛驚呼“中國婦女生活方
式的變化。”這些海外媒體都敏銳地感受到中國女性自信、時尚的脈動。
以情感文化定位
20世紀80年代,隨著海爾冰箱在國內銷售量的增長以及出口量的不斷增加,其品牌影響力也在持續提升,但由于企業名稱“青島電冰箱總廠"與產晶商標“琴島一利勃海爾"不統一,不僅影響了國際市場的開拓,也導致了消費者對品牌識別的模糊。因此,海爾在1991年將企業名稱和品牌名稱都改為“琴島海爾”,并應用CI戰略對品牌標識就行了重新設計,新標識由中英文標準字和“海爾藍”標準色組成。之后,隨著海爾企業的國際化、多元化發展,海爾在1991年底,再次將企業名稱和品牌名稱統- -改為“海爾",井將英文的"Haier"作為企業品牌的文字標識,經過此次調整,海爾的品牌名稱和標志簡潔清晰、更具時代感,也更加符合企業的品牌定位,更能夠準確地體現企業的品牌理念。
突出品牌物理屬性
20世紀80年代,由于該階段還處于汽車概念普及期,所以國產汽車廣告偏理性訴求,一般主要是單純地介紹汽車功能特點,以突出品牌的表層文化一物質文化為主,而且,該時期國產汽車廣告重點突出汽車是便捷的,是交通方式的一-次革新,并沒有深入地挖掘汽車產品的特點。與此同時,區別于中外合資品牌的中國本土汽車品牌,面對當時中國汽車市場上外來品牌的沖擊,其廣告訴求的重點是“強調國產”。例如:這一時期,紅旗汽車最為經典的廣告語--“坐紅旗車,走中國路”。盡管濃厚的政治色彩很難與汽車的商業性掛鉤。但其展示出紅旗是中華民族自主創新的結晶,突出的是民族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