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冊咨詢熱線:400-880-8199
深圳是中國經濟中心城市,經濟總量相當于中國一個中等省份,位居中國大中城市第四位,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好的城市之一;是華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樞紐,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深圳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承擔著試驗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2007年,深圳以其良好的物流基礎設施,完備的產業配套,較高的行政效率受到跨國公司的青睞,憑借良好的投資環境,被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評為“跨國公司佳投資城市”。 深圳已經確定了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奮斗目標。到 2010年,深圳將建設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貿中心、運輸中心及旅游勝地,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性城市,很多海外人士和國內人士把投資深圳作為發展的熱土和理想之地。
深圳地理位置與深港合作
深圳位于中國南部海濱,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梁;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是珠三角黃金投資地帶。。
由于深圳毗鄰香港,深港兩地經濟相互依存,有著緊密的歷史淵源和天然聯系,2007年7月正式建成通車的深港西部通道,將把深港兩地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投資深圳的優勢更加明顯。長期以來,香港市場上的禽、蛋、魚、肉、菜以及鮮奶等主要來自深圳。每年經深圳水庫供港的東江水達11億多立方米;大亞灣核電站輸電到香港;港資一直是深圳主要投資來源,占外商在深實際投資金額的70%以上;深圳多家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深圳交通概況
深圳公路交通
深圳公路交通發達,可通過高等級公路網方便地到達珠三角各城市。至2011年
底,深圳市長途客運班線覆蓋省內各市縣,輻射香港、澳門及內地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隨著珠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和高速公路聯網的實現,深圳作為*********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進一步鞏固。2012年2月27日,深圳市汽車保有量達到200萬輛,次于北京,在全國排名二,機動車保有量排名第八。深圳道路車輛密度已經突破300輛/公里,超過了國際上270輛/公里的警戒值。
深圳鐵路交通
深圳鐵路四通八達,貫穿中國大陸的兩條主要鐵路干線—京廣線和京九線在深圳交匯,有直達北京、上海、長沙、福州、桂林、九江、衡陽、武昌、岳陽、鄭州、常德、西安、沈陽、濟南等城市的長途旅客列車。至2011年底,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日開行旅客列車231對,其中廣九直通車13對,廣深城際“和諧號”動車組110對,在客流高峰期每10分鐘開行一對“和諧號”動車組。鐵道線路有廣九(廣深)線、京九線、廈深線。火車站有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西站、深圳東站(原布吉火車站)等。
深圳航空交通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于深圳市寶安區,機場飛行等級為4F級,是區域性樞紐機場,中國第四大航空港,僅次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為世界百強機場之一,1991年正式通航;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中國境內一個實現海、陸、空聯運的現代化國際空港,通航城市92個,通航航線127條,基地航空公司9家,城市候機樓26座。機場二跑道已于2011年07月26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標志著深圳空港進入雙跑道運營時代。深圳機場綜合實力排名連續十年位居中國內地城市第四位。深圳機場T3候機樓已在2013年11月28號投入使用,進一步增強了深圳機場的運輸能力,提升深圳機場的競爭力。
深圳航運交通深圳港擁有港口主要有:蛇口碼頭、福永碼頭、鹽田碼頭赤灣碼頭、媽灣碼頭、內河碼、東角頭碼頭下桐沙漁涌碼頭、大鏟灣碼頭。截至2011年底,深圳港共擁有各類泊位17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9個,集裝箱專用泊位45個,港口綜合吞吐能力約2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1925萬標準箱。有47家國際班輪公司在深圳港開辟集裝箱國際班輪航線238條,是中國國際班輪航線密度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九年位居世界集裝箱港口第四位。
深圳口岸
深圳海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最多、出入境人員多、車流量大的口岸城市。深圳海關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領導,業務管轄區域包括深圳市及惠州市。深圳口岸是全國繁忙的口岸之一,深圳海關也是全國任務繁重的海關之一。深圳海關為企業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等個性化服務。
深圳市邊境是靠近香港新界北區的,包括羅湖區、鹽田區、福田區及沿海的南山區,是中國擁有多陸路口岸的城市,在深圳各處連接香港,市民及來訪游客可以憑旅游證件方便來往深港兩市之間。
從深圳市入境香港只需要十分鐘時間辦理出入境手續便可以進入香港邊境管制站(禁區)轉乘交通進入市區。深圳已建成通往境外的各類口岸18個,其中包括中國客流量大的旅客出入境陸路口岸——羅湖口岸,24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等。羅湖口岸、福田口岸均有深圳地鐵羅寶線與香港地鐵東鐵線接駁。
深圳市邊境口岸有:羅湖口岸、深圳灣口岸、福田口岸、皇崗口岸、文錦渡口岸、沙頭角口岸、蛇口碼頭口岸(可供旅游人士入境香港轉機出國的口岸)。
深圳地鐵
截至2013年,深圳地鐵已開通羅寶線、蛇口線、龍崗線、龍華線、環中線。深圳地鐵目前的總體規劃已到17條線路。
深圳支柱產業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深圳發展計算機軟件產業、通信產業、微電子及基礎元器件產業、視聽產業、機電一體化產業、輕工產業和能源產業等七大主導行業。制藥、醫療器械、生物技術、新材料等新興行業發展迅猛。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為一大工業行業。以機械設備行業為代表的現代裝備工業成為深圳市二大行業。
深圳支柱產業:深圳高新技術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是深圳市一支柱產業,是深圳四大支柱產業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期,深圳市政府抓住機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出臺了一系列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在過去十多年里創造了年均增長速度超過50%的神話。現在,深圳已形成了以華為、中興、大族激光、邁瑞、騰訊等知名企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深圳高新技術產業之所以能獲得如此迅猛的發展,原因在于深圳在制定產業政策方面有前瞻性,率先將高新技術產業放到了重要的戰略位置,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從而使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并成為深圳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上世紀90年代,深圳市抓住國際上IT產業崛起,發達國家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歷史機遇,制定了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戰略決策,著手推動產業轉型和優化升級,實現從加
工貿易到“深圳制造”,乃至“深圳創造”的飛躍。深圳已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生
產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初步建立起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四大領域
的高新技術產業群。
深圳支柱產業:現代物流業
深圳作為中國重要的港口城市,現代物流業已成為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深圳地處快速發展的珠江三角洲重心,依托香港,具備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礎條件,有利于規模化、低成本、高效地發展物流業。
深圳毗鄰香港、背靠華南,地理位置特殊,兼具國際性港口城市和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港口城市特點,具有良好的物流產業發展的區位優勢。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城市功能日臻
完備,物流基礎設施和電子、通訊領域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在交通運輸、倉儲設施、信息
通訊、貨物包裝與搬運等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深圳先后建成蛇口、
赤灣、媽灣、東角頭、福永、鹽田、下洞、沙魚涌、內河9個港區,建成各類泊位128個,
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9個,集裝箱專用泊位10個,貨運碼頭10個。
深圳支柱產業:金融業
金融業是深圳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深圳已基本建成以銀行、證券、保險為主體,其他多種類型金融機構并存,結構比較合理的現代金融體系,初步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2010年,倫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顯示,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深圳銀行、證券、保險業機構密度、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以及從業人員比例均居全國前列。計劃到2010年,金融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5%以上。6月8日深市成交額再度超過滬市,標志著深圳金融中心地位日益穩固。
深圳是全國證券資本市場中心之一。全國兩家證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證券交易所進入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新階段。深圳是中國第三大保險城市,也是一個保險改革試點城市。保險公司總部增至7家,分支機構29家,保險從業人員達約3.5萬人。2006年深圳保險業總資產272億元,占全國保險公司總資產的13%。外資保險機構代表處8家,在深各外資保險分公司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6.16億元。
1982年1月,南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開業,是建國以后中國引進的一家外資銀行[18]。2006年再次迎來外資銀行入深潮。先后有永隆、大新、上海商業三家港資銀行開設分行。中信嘉華銀行、工銀亞洲在深開業。東亞銀行、恒生銀行開設了支行網點。深圳擁有外資金融機構38家,其中,營業性機構31家,代表處7家。
CEPA實施以來,以會計服務業、法律服務業、咨詢服務業為主的中介服務業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亮點。2009年,深圳有300多家律師事務所、近6000名職業律師和286家會計師事務所、5000余名注冊會計師。
深圳支柱產業:文化產業
2005年1月,深圳再次作出了一次決定未來的重大決定——深圳市委三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提出,深圳將把文化產業作為第四大“支柱產業”來發展,與高新技術、物流、金融這三大支柱產業一起,共同打造“和諧深圳、效益深圳”。
深圳發展文化產業的優勢在于:市場經濟體制和運作機制較完善,市場環境好;高新技術有利于提升文化產業的層次;金融業發達可以為文化產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渠道;毗鄰香港,對外經濟合作緊密,有助于文化產品生產和服務與國際接軌。
深圳文化產業已形成了以相關層為主體,核心層和外圍層為新興增長點的產業結構體系。其
中,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廣播、電影、電視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等核心層文化產業占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20%;文化產品制造和銷售、出版和版權服務、文化娛樂服務等三大傳統優勢行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主要支撐力量。
深圳主要產業:房地產業
深圳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土地與房地產市場調控體系。廣東省統計局新公布的調查報告《珠三角地區房地產開發競爭力實證分析》顯示,深圳市在珠三角地區房地產業競爭力排名一。房地產開發企業約700余家。
深圳主要園區:深圳市主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深圳高新區)規劃總用地面積11.5平方公里。隨著投資環境的日益完善,高新區招商引資的磁場效應愈加明顯,大批國內外企業競相入駐,如:華為、中興、邁瑞、長園新材、IBM、菲利浦、奧林巴斯、愛普生等,逐漸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群、生物工程產業群和新材料產業群。目前,高新園區鼓勵發展軟件開發、科研開發及成果轉化、高等教育等。
深圳虛擬大學園
深圳虛擬大學園位于深圳高新區南部,由51所海內外著名院校組成的深圳虛擬大學園,已形成了高層次人才培養、大學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
深圳軟件園
深圳軟件園是經國家科技部正式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軟件園包括位于高新區的深圳軟件園主園、蛇口火炬創業園等,目前有軟件企業120多家。
深圳主要園區:深圳保稅區和保稅物流園區
福田保稅區
福田保稅區圍網面積為1.35平方公里,致力于發展高科技工業、現代物流業和國際貿易業務。福田保稅區建有一號專用通道,經落馬洲大橋直通香港。
沙頭角保稅區
沙頭角保稅區位于深圳東部鹽田區,圍網面積0.27平方公里。園區以發展先進的外向型制造業為主,產品主要有電腦主機板、顯示器、智能玩具、黃金珠寶、紡織服裝和塑料制品等。
鹽田港保稅物流園區
鹽田港保稅物流園區面積0.96平方公里, 發展國際物流、國際采購、國際中轉和轉口貿易業務。
深圳主要園區:深圳出口加工區
廣東深圳出口加工區位于深圳市大工業區中心區的西片區,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15個出口加工區之一。
深圳主要園區:*********生物產業基地
深圳是************批三個*********生物產業基地之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包括抗腫瘤藥物、海洋藥物)和生物醫學工程產品,大力發展海洋保健品等生物技術產品,推動現代中藥產業發展,有選擇地發展化學制藥產業。
深圳主要園區:物流園區
機場航空物流園
機場航空物流園是全國內地一可同時開展海、陸、空業務的機場物流園。園區規劃有四大功能設施:空運中心、保稅物流中心、國內貨物分撥中心、海運中心。已投入使用的功能設施包括:保稅倉、出口監管倉、空港物流快線貨站、國際貨運村、國際航空貨站、國際快件海關監管中心、聯檢綜合樓、國內航空貨站、國內貨運村。園區擁有與海關系統、國際貨站處理系統相連接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CISS 系統)。
龍華物流園區
龍華物流園區定位為陸路口岸物流園區,其主體項目是華南國際物流中心。該中心具備集裝箱空箱、集裝箱重箱、進口保稅倉儲、出口監管倉儲和進出境接駁、國際貨代、代理報關、代理保險等業務功能。通過整合深港兩地物流資源,結合海關大通關改革的要求,園區將全面打造符合現代國際物流發展趨勢的、具創新意義的“保稅物流中心”。
平湖物流園區
平湖物流園區是深圳市政府規劃的七大物流園區中唯一以政府主導投資開發的綜合性物流園區,將以國際物流為重點、區域物流為基礎、城市配送物流為支撐,強化公鐵聯運、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批發配送、信息服務等現代功能,建成立足深圳、輻射珠三角、影響國際的大型核心物流園區.
前海灣物流園區
前海灣物流園區是深圳市重要的物流園區之一,主要依托西部港群和海運、鐵路、公路等綜合交通優勢,以區域物流為基礎,國際物流為重點,廣泛集納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等現代物流業務功能的綜合型物流園區。園區定位為服務西部港群,具有涵蓋水、陸、空運、配送、商貿服務業務等多功能的“區域性綜合物流中心”。主要功能為港口補足功能、基礎設施支持功能及綜合物流服務功能。
鹽田物流園區
鹽田物流園區依托鹽田港集裝箱碼頭,目前已發展成為華南地區輻射國內外、多功能、區港一體化運作的綜合國際物流節點。園區內擁有華南地區唯一一家由國務院批準的鹽田港保稅物流園區,享受區港聯動、貨物入區退稅、海關24小時監管等優惠政策。園區內已運作的出口監管倉面積占全國的70%,是目前全國范圍內大的出口監管倉儲基地。
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
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位于深圳市中心城區的北部,紅嶺北路以東、筍崗東路以北、文錦北路以西,占地 4.74 平方公里。園區將建設成為集物流信息、商務服務、保稅物流、現代倉儲和城市配送服務、物流設施和國際大宗商品展示、采購、交易以及相關配套為一體的城市現代服務業功能集聚區域,成為香港現代物流企業后方服務基地。
大鏟灣配套物流園區
大鏟灣配套物流園區依托大鏟灣碼頭,位于深圳西部的寶安區,距香港20海里、廣州40海里,公路、內河交通發達,腹地廣闊,盡占地利。在大鏟灣港區物流園區規劃與發展中,將突出保稅、金融、信息服務等增值功能,終將大鏟灣港口物流園區建成港口物流運營與服務中心。
深圳勞動市場
深圳匯集了大量海內外高學歷、高技術、高能力的優秀人才。從1985年至2006年,深圳市累計引進海外專家超過27萬人次,留學回國人員近萬人;全市技能人才隊伍已發展到167萬人。多數公共服務機構、專業人士和商界都能用英語提供服務。深圳已成為人才聚集的重要基地。
深圳星級酒店
深圳擁有賓館酒店300多家,招待所600多家。目前,深圳擁有星級酒店170家,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位。其中五星級酒店12家,預計2010年五星級酒店到將達到30家以上。
全市賓館酒店日住宿接待能力超過了12萬人。五洲、南海、陽光、富臨、富苑、香格里拉、晶都、新都、深圳灣、格蘭云天、圣廷苑、凱賓斯基、華僑城洲際等星級酒店各具特色。坐落于華僑城的威尼斯大酒店是首家以水為主題的度假式酒店。
深圳旅行社
1950年成立的深圳市口岸中國旅行社(前身是深圳市華僑旅行社)是早的2家旅行社之一。目前,深圳擁有旅行社100多家,其中國際社30多家,國內社70多家,旅行社網點遍布全市,市民報名出游十分方便,業務發展滿足海內外旅游者的需求,綜合接待能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