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是審計的最終產品,也是審計人員與報告使用者傳遞信息的主要渠道。審計質量的高低,最重要的體現(xiàn)是審計報告中所傳遞的信息質量的高低。審計風險的大小,也主要取決于審計報告中的意見類型是否恰當。因此,對于審計工作而言,審計報告極為重要。
那么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審計報告的定義
一、審計報告的含義
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jù)審計準則的規(guī)定,在執(zhí)行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fā)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具有以下特征:
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審計準則的規(guī)定執(zhí)行審計工作。
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才能出具審計報告。
注冊會計師通過對財務報表發(fā)表意見履行業(yè)務約定書約定的責任。
注冊會計師應當以書面形式出具審計報告。
注冊會計師應當將已審計的財務報表附于審計報告之后,以便于財務報表使用者正確理懈和使用審計報告,并防止被審計單位替換、更改已審計的財務報表。
二、審計報告的作用
(一)鑒證作用
注冊會計師簽發(fā)的審計報告,以超然獨立的第三者身份,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合法性、公允性發(fā)表意見。這種意見具有鑒證作用。
(二)保護作用
通過不同類型的審計報告,提高或降低財務報表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對被審計單位的財產、債權人和股東的權益及企業(yè)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起到保護作用。
(三)證明作用
審計報告是對注冊會計師審計任務完成情況及其結果所作的總結,它可以表明審計工作的質量并明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
三、審計報告的要素
1.標題
包括內容:被審計單位名稱;審計事項(類別);審計期間;其他。
2.收件人
內部審計報告的收件人應當是與審計項目有管理和監(jiān)督責任的機構或個人。
包括:
(1)被審計單位適當管理層;
(2)董事會或其下設的審計委員會或者組織中的主要負責人;
(3)組織最高管理當局;
(4)上級主管部門的機構或人員;
(5)其他相關人員。
3.正文
審計概況;審計依據(jù);審計發(fā)現(xiàn);審計結論;審計建議;其他方面。
4.附件
內部審計報告的附件——是對審計報告正文進行補充說明的文字和數(shù)字材料。
包括:
(1)相關問題的計算及分析性復核審計過程;
(2)審計發(fā)現(xiàn)問題的詳細說明;
(3)被審計單位及被審計責任人的反饋意見;
(4)記錄審計人員修改意見、明確審計責任、體現(xiàn)審計報告版本的審計清單;
(5)需要提供解釋和說明的其他內容。
5.簽章
內部審計報告應當由主管的內部審計機構蓋章,并由以下人員簽字:
(1)審計機構負責人;
(2)審計項目負責人;
(3)其他經授權的人員。
6.報告日期
審計報告日期一般采用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批準送出日作為報告日期。
以下情況下使用相關的日期:
(1)因采納組織主管負責人的某些修改意見時;
(2)內部審計人員在本機構負責人審批之后又發(fā)現(xiàn)被審計單位存在新的重大問題時;
(3)內部審計報告存在重要疏忽時;
(4)其他情況。
7.其他
四、審計報告的基本類型
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共有4種基本類型,但也有時也會根據(jù)情況附帶強調段和其他事項段,它們分別適用的情形如下:
1.無保留意見。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并實現(xiàn)公允反映。這類審計報告在形式上并沒有附加保留意見段,作用是證明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都是公允的。
2.保留意見。錯報單獨或匯總起來對財務報表影響重大,但不具有廣泛性。或者,注冊會計師無法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以作為形成審計意見的基礎,但認為未發(fā)現(xiàn)的錯報(如存在)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重大,但不具有廣泛性。這類審計報告在正文中附加保留意見段,作用是證明財務報表除保留意見所涉內容之外的所有重大方面都是公允的。
3.否定意見。在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后,如果認為錯報單獨或匯總起來對財務報表的影響重大且具有廣泛性。這類審計報告在正文中附加否定意見段,作用是證明財務報表受否定意見段提及內容的影響,無法公允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xiàn)金流量情況。
4.無法表示意見。無法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以作為形成審計意見的基礎,但認為未發(fā)現(xiàn)的錯報(如存在)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重大且具有廣泛性。這類審計報告在正文中附加說明段,作用是證明注冊會計師受說明段提及內容的影響,無法對財務報表的公允性發(fā)表審計意見。
帶強調事項段。是指審計報告中含有的一個段落,該段落提及已在財務報表中恰當列報或披露的事項,根據(jù)注冊會計師的職業(yè)判斷,該事項對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至關重要。
帶其他事項段。是指審計報告中含有的一個段落,該段落提及未在財務報表中列報或披露的事項,根據(jù)注冊會計師的職業(yè)判斷,該事項與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審計工作、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或審計報告相關。
五、撰寫審計報告的整體原則
1.條理要清晰
撰寫內審報告中主要一點是重要事項優(yōu)先。以此類推,直到報告完畢,因為高層不會關注一些小問題,或者說是風險不大的問題。
2.表達要簡明
內審報告寫作時盡可能多用圖表,圖形或表格能把復雜的數(shù)據(jù)及文檔一目了然地展示給報告的使用者,實際工作中也恰好證實了這一點。
3.分析要詳盡
審計就是以事實與數(shù)據(jù)說話,通過對發(fā)現(xiàn)問題的匯總與分析揭示問題,以尋找原因、界定事實。
收集數(shù)據(jù)要具體;
分析思路要開闊;
了解原因要深入。
4.歸類要合理
同類問題統(tǒng)一歸納,撰寫時按工作流程順序書寫。
5.建議要可行
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措施。通過上述步驟,內審報告已初具雛形,現(xiàn)在只剩下管理建議這一部分了。這一部份也很重要,如果說審計是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那么管理建議就是為解決問題而出謀劃策,建議方案水平的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管理層對問題的解決速度與決策。
如需進一步了解香港公司報稅服務,歡迎隨時聯(lián)系日聰專業(yè)咨詢顧問:香港咨詢熱線:852-27837818;中國咨詢熱線:86-755-82143181;馬來西亞咨詢熱線:603- 2141 8908;或登錄深圳日聰公司網(wǎng)站www.for-shenzhen.com或產業(yè)聯(lián)盟腦庫www.ono-bbb.com 搜索查看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