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了解更多合同訂立歡迎聯系18923799442 李小姐
簽訂合同就希望能夠按合同履行,但是如果遇到合同沒有被履行,甚至導致了自己的損失,可以向法院尋求幫助。現實生活中各種交易行為都離不開合同,因此合同糾紛也是很常見的糾紛,合同糾紛,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釋、履行、變更、終止等行為而引起的合同當事人的所有爭議。那發生合同糾紛怎么辦?合同糾紛有很多種不同的解決方式。
一般發生合同糾紛當事人可以協商,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具體處理方式如下:
1、調解: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2、仲裁:合同當事人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訴訟: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
如何預防合同糾紛,在訂立合同的同時應注意:
1、充分了解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
2、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履約能力等狀況。訂立合同之前事先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資信狀況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詐糾紛和違約糾紛。
3、精心準備合同條款。合同條款是當事人履行合同的依據。為避免因條款的不完備或歧義而引起合同糾紛,當事人應精心準備合同條款。除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外,其他合同條款都可以在協商一致基礎上進行約定。
4、及時、依法辦理法律規定的批準、登記等手續,辦理合同公證。有些合同,如技術引進合同等,法律規定必須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后才生效。當事人應當及時將此類合同依法辦理手續,以免因此而產生合同無效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