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國貨品牌持續發力的一年,國貨這個話題作為曾經的頂流,也是投資人最熱衷的行業,2021年已過,我們看看國貨品牌有啥特點。
顏值即正義
顏值有多重要,吳秀波甚至造出一個詞“顏價比”。美麗、新奇、獨特的外表可以讓營銷事半功倍、讓消費者有更多沖動消費的動力。必須承認,審美是有壁壘的。一個品牌是否能做出符合目標消費者審美、打動他們,并讓他們產生共鳴的產品,是和創始人的審美基因和審美品位直接掛鉤。可類比韓國SM、YG、JYP三家公司選出來的偶像長相和性格都風格迥異,每個廠牌都有很強的創始人“審美基因”,可以吸引各自目標的核心粉絲人群成為“家族粉”。2021年的花西子、鐘雪高大賣,顏值就是他們的生產力。
資本集中于頭部
易觀分析的統計結果顯示,新消費融資出現了明顯的頭部聚集效應,2021年11月,13筆過億元的大額融資占到當月融資總額的82.5%。其中,美妝個護領域二八效應尤為突出:頭部新銳品牌Moody獲資10億元,福瑞達獲資7.38億元,但整個賽道的融資筆數僅為前一個季度的一半。
中腰部資本變少
中腰部品牌的資金少了,機會也就少了。產品同質化嚴重、渠道紅利退潮、細分品類的利差基本被抹平、過于依賴營銷投放,都是阻礙中腰部品牌突圍的重要因素。接下來,除了市場的自然篩除之外,或許被專業的品牌整合公司收購會是較為理想的退出方式。
品牌效益在減弱
行業品牌效應越強,后浪品牌逆襲難度越大,如美妝、大家電、汽車更注重品牌背書。隨著消費者日益個性、成熟、理性和專業,品牌效應有減弱的趨勢,權重占比約20%。
有機會突破的行業
消費者對現有市場越不滿意,后浪越容易實現逆襲,如母嬰、汽車、食品等。隨著消費者日益苛刻,尤其是90后、95后人群的崛起,消費者對妥協的容忍度越來越低,權重占比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