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聰企業市場營銷服務中心獲悉:市貿促委舉辦的“巴林龍城”投資推廣會,吸引了近百家深圳中小企業。日聰企業市場營銷服務中心認為:深企借助“龍城”進軍中東市場,能大力促進深圳中小企業海外品牌,市場的拓展,下面請看深圳特區報報道:
中東“龍城”扎堆,輻射中東、北非,潛在市場兩萬億美元,成為深圳企業爭搶的目標。中東“龍城”鋪位的轉讓費更是水漲船高,高達200萬元人民幣 ,且一位難求。
近日,市貿促委舉辦的“巴林龍城”投資推廣會,吸引了近百家深圳中小企業,十多位企業家當場表示,希望借助“龍城”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
“龍城”鋪位每年升值一倍
余先生是借助海外“龍城”成功走出去的深圳企業之一。他經營一家貿易公司,主要從事汽車電子產品出口。2004年,他到迪拜考察時發現,中東各國,除能源之外,包括電子、鐘表、日用品等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此時,中東第一個聚合華人貿易商城——“迪拜龍城”一期剛剛落成。余先生認為機不可失,馬上聯系國內的朋友,當即訂了2個鋪位。投入經營后,業務不錯。“這次成功的投資,為我們帶來很好的效益。我們的收益主要來自兩塊,一塊是自己做貿易賺取利潤。另一塊是商鋪自身的升值,可以這么說,我們的鋪位每年升值相當于鋪位的租金。幾年后如果你自己不想經營了,將鋪位轉出去,收回的轉讓費比你付出去的租金還要多”余先生介紹說,他從購買“龍城”商鋪中嘗到甜頭,當迪拜“龍城”二期開發時,他和朋友又追加了一個鋪位。看到“迪拜龍城”的成功,巴林王國邀請運營“迪拜龍城”中國企業,復制“迪拜龍城”成功模式,建造了“巴林龍城”。余先生和朋友不失時機,又聯合拿下“巴林龍城”5個鋪位。
中東是個大市場。他還講述了自己一位讀EMBA的同學的經歷,這位從事LED行業的中國經營者,2005年從中東獲得很大的訂單,銷售額從200萬元增長到一年后的2000萬元人民幣,
中小企業“走出去”的創新模式
“龍城”是華人在海外開發的各類貿易商場,規模大小不一,目前全球有各類“龍城”兩萬個,但上規模的不過四五十家,均加入深圳市貿促委發起成立的海外中國商城聯盟。
“巴林龍城”廣東合作方、深圳龍圣寶煌公司董事長劉張旭表示,深圳企業走出去是必然趨勢。目前,中國經濟越來越強大,歐美經濟衰退,貿易壁壘有所抬頭。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走出去更加困難。借助海外“龍城”,是中小企業走出去較為安全穩妥的途徑。“中小企業實力有限,單打獨斗闖市場比較難。通過龍城開拓海外市場,節省成本,成行成市,則容易多了。”
“龍城”扎堆中東,擁有迪拜龍城、阿基曼中國城、阿布扎比中國城、巴林龍城等多個中國人建設經營的大型綜合商貿城。劉張旭告訴記者,迪拜龍城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十年前,迪拜龍城開張時,在迪拜的中國人只有4000人。迪拜龍城及其他中國城的設立,吸引大量中國商家及海外華人前往,目前,在迪拜的中國人有20多萬。
搶占中東兩萬億市場
“巴林不收企業所得稅和增值所,背后有兩萬億美元的中東、北非大市場,持中國護照可享受兩周的落地簽。歡迎深圳的企業到巴林設立總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巴林王國經濟發展委員會駐華代表蔣赟向深圳企業發出邀請。
蔣赟告訴記者,巴林王國位居海灣地區核心位置,海陸空交通發達,作為中東地區自由的經濟體,是進入中東和北非市場的商業集散地,被譽為“中東的香港”。 預計“巴林龍城”每年可帶動中國對中東5至10億美元的貿易額。
蔣赟介紹說,目前在巴林注冊的中國人不到3000人。這有點像十年前的迪拜。巴林市場的潛力有待中國的中小企業挖掘開發。“錯過迪拜龍城,珍惜巴林龍城。”市貿促委部長王明華建議,深圳中小企業應抓住進軍中東的大好機會。
龍城為什么能在中東取得巨大成功? 余先生分析,與這里的氣候不無關系。“中東天氣炎熱,很難在戶外活動。中國龍城則吃喝玩樂一條龍,是當地人消遣的好去處。逛龍城成為當地人平常的生活習慣。像迪拜龍城,整天人流不息。”作為開拓中東市場的先行者,他認為,中小企業進軍中東不會晚。“市場再好也不會給你錢白撿,關鍵是拿出像樣的產品,這要靠自己去發掘。”目前,他正在中東開拓家庭影院市場,他認為,中東人生活富裕,居民多住別墅,家庭影院大有市場。相信憑著中國產品良好的性價比,定能在這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